天津市滨海新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

经开区召开2022年工作会议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塑造滨城亮丽名片
发布日期: 2022-01-30 12:05      来源: 滨城时报
字号: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营利性服务业收入增长20%、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3.5%

    改革

    完成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和自贸区改革任务,形成更多“首单”业务和“首创”经验

    环境

    不断提高办事环境标准化、智能化、便利化水平,实施营商环境提升三大工程,深化“泰达企业服务云”和信息化平台建设

    记者从日前召开的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2022年工作会议上了解到,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营利性服务业收入增长20%,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3.5%是2022年天津经开区定下的经济发展目标。为了达成这一目标,经开区将坚持制造业立区,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加速产业转型升级集聚发展

    记者了解到,经开区将紧抓一汽-大众电气化转型、一汽丰田新车型下线和长城汽车布局新能源契机,争取新能源整车项目落地。聚焦关键领域和“卡脖子”环节,加速集成电路产业集聚发展。利用“海慧谷”“细胞谷”建设契机,打造高品质生物医药产业园。加快南港石化产业龙头项目投达产,深化化工新材料领域延链补链。同时,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能级。加快推进金融创新,打造基金小镇升级版,引导政府基金、产业基金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大力发展口岸贸易,打造泰达数字经济产业园。借助抖音直播产业园,围绕衍生业态引导多类机构、直播项目、商品资源集聚。

    深化与北京中关村协同创新

    今年,经开区将持续深化与北京中关村的协同创新,打造区域创新合作示范样板,聚焦“3+1”主导产业,加大科技招商力度,推动滨海—中关村科技园M0新型产业用地规划调整,为创新项目就地转化提供支撑。加强创新企业梯度培育,实施高企倍增行动计划,完善创新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提高自主创新基础能力,积极引育和壮大应用创新平台、科研院所等载体,支持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天津科技大学科技园建设。积极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打造创新创业人才新高地。

    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

    与此同时,经开区将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依托自身优势和资源禀赋,着力强化央企项目引进,加强与北京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国家重点实验室、企业研发中心等机构的合作,努力打造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企业孵化新高地。拓展对外开放新业态,重点关注数字经济、科技金融、贸易便利化等方向,引导RCEP红利向优势产业和关键领域加速汇聚,实现制造业升级和贸易本地结算“双轴驱动”。鼓励企业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拓宽企业对外交往渠道,推动企业国际化战略布局。

    深化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

    经开区将在2022年完成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和自贸区改革任务,形成更多“首单”业务和“首创”经验。提升国有企业经营效益,全面完成国企改革两年行动任务,优化国有经济布局,提升市场化经营效益。持续深化法定机构改革,构建精简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提升部门工作效能。

    营造便捷高效的办事环境

    此外,经开区还将继续营造便捷高效的办事环境,不断提高标准化、智能化、便利化水平。实施营商环境提升三大工程,深化“泰达企业服务云”和信息化平台建设,积极创建市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推动MSD、永旺等重点商圈提质升级。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跨省通办、滨海通办机制,推进“一制三化”“证照分离”改革,建设全生命周期政务服务大厅,加大全市首个平台经济集中登记试点创新力度。

    塑造滨城核心区亮丽名片

    经开区是滨城发展的核心区。2022年,经开区将持续塑造滨城核心区亮丽名片,加快实施塘沽南站等城市更新项目。加快完善优质教育配套,加快推动耀华中学滨海学校、泰达岳阳道小学等优质资源开工建设,确保泰达实验学校西校区、滨海职业技能中心改造项目按时投用。持续改善区域环境质量,切实保障区域安全稳定。进一步强化重点环节防控和社会面群防群控,强化疫情应急处置能力,切实筑牢疫情防控屏障。记者 王梓

    checktaskdate=&unchecktaskdate=&titleformatstring=False_False_False_&thirdtitle=&Check_IsAdmin=True&Check_UserName=gxjadmin&Check_CheckDate=2022/1/30 12:06:54&Check_Reasons=
    全国各省市政府网站
    天津市各区政府网站
    滨海新区政府系统网站
    重点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