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基础制度建设提速,隐私计算迎来“黄金期” |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对数据确权、流通、安全、监管等作出重要战略部署,引领我国数据基础制度建设驶入快车道。与此相应,能够为数据跨行业、跨机构的高效安全流通提供有力保障的隐私计算,也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
释放数据要素价值为数字经济注入新动能
生产力的变革,改变着社会发展历程。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础,已快速融入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和社会服务管理等各个环节,深刻改变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治理方式。我国基于数据规模和数据应用优势,通过出台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积极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加快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
当前,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来自工信部的统计测算数据显示,从2012年至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从11万亿元增长到超45万亿元,数字经济占GDP比重由21.6%提升至39.8%。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全面开启,数据新型生产要素的价值全面凸显。特别是在疫情防控中,数据在阻击疫情、复工复产、恢复经济、保障民生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加快建设数据基础制度,是符合当下我国国情,大力推动数据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必要性工作。
如何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会议围绕数据确权、交易流通、收益分配、安全治理等方面提出建立一系列数据基础制度。例如,会议提出要建立合规高效的数据要素流通和交易制度,完善数据全流程合规和监管规则体系,建设规范的数据交易市场;要把安全贯穿数据治理全过程,守住安全底线,明确监管红线,加强重点领域执法司法,把必须管住的坚决管到位。
在政策指引下,在产业配合下,我国数据基础制度建设进入提速期。首先,我国丰富的数据场景与庞大的数据规模,为数据要素的市场化流通提供了生态基础;其次,以区块链、隐私计算为代表的技术不断成熟,为解决数据存证、数据确权、数据流通安全及隐私保护等问题提供了技术基础,为海量复杂的数据要素的全面流通提供了技术保障;再次,各地数据交易所纷纷深入探索数据安全流通机制,为统筹规划、全面建设数据基础制度提供了宝贵的先行经验;最后,数据要素流通价值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同,社会各方面资源持续涌入数字经济领域,为数据基础制度加快建设提供了“群众基础”。
隐私计算数据要素安全流通的“加速器”
隐私计算技术可以在保护数据隐私安全的前提下,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为数据跨行业、跨机构的高效安全流通提供了有力保障。隐私计算技术涉及密码学、统计学、人工智能、计算机硬件等众多学科,其发展历史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但是直到最近几年,随着硬件技术的不断发展与算力技术的不断优化,隐私计算技术才迎来了大规模商用的机遇。
目前,我国已在隐私计算技术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联邦学习、多方安全计算、可信执行环境等核心技术不断完善;隐私计算技术在金融、医疗、政务等诸多应用场景不断落地;FATE联邦学习开源框架与互联互通技术迅速普及……现在,《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的审议通过,则令隐私计算技术真正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
“数据要素基础制度建设的加速以及确权、流通、安全、监管等上层设计的进一步完善,能够有效加快数据要素市场的培育,充分发挥大数据优势,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构建稳定高效的产业链,打造繁荣有序的产业生态。”香港科技大学智能网络与系统实验室主任、教授陈凯表示。他认为,在此过程中,隐私计算能够有效避免数据滥用风险,明确数据的责、权、利,从而有效促进数据要素有序应用与数据价值的安全释放。
当然,隐私计算也面临着新的挑战。陈凯指出,计算效率仍然是制约隐私计算行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数据交易体系的逐步完善,未来会涌现出大量的数据流通需求,庞大的数据量和复杂的数据特征将成为隐私计算技术面临的最大挑战。首先,大量数据的传输会对网络负载能力提出极高要求;其次,海量的数据计算过程会消耗大量的计算资源与时间。随着我国数据流通场景的快速拓展,数据市场体量将急剧扩张。如何在保证数据流通安全与合规的前提下,提高数据流通效率是数字经济的核心诉求。与此同时,在保证计算效率的情况下,如何节约能耗、降低碳排放也是隐私计算技术面临的重要课题。
面对机遇和挑战,底层技术的持续创新与算力的不断夯实,将是隐私计算发展的必经之路,而“高效”也将成为数据要素流通的长久主题。
主办单位:天津市滨海新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推荐使用IE8及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网站标识码:1201160057
联系方式:022-66707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