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滨海新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

“油头—化身—轻纺尾” 滨城石化产业实现“吃干榨净”
发布日期: 2023-10-30 09:49      来源: 滨城时报
字号: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记者 尹冰晶 战旗 报道

    ■ 南港工业区围绕特种烯烃衍生物、先进化工材料、高端精细及专用化学品、高端生产性服务业4大领域,聚焦碳二至碳五、高性能工程树脂及复合材料、电子信息材料、电子化学品等10个子链,到“十四五”末,将新增2—3家产值逾100亿元的龙头企业,形成一批产值超10亿元的骨干企业和产值超亿元的“专精特新”企业

    ■ 到“十四五”末,南港工业区将拥有乙烯丙烯、润滑油、聚氨酯、新能源电池、清洁能源综合利用等多条产业链,形成几个百亿级大型企业以及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与此同时,还将围绕冷能、氢能、光伏、风电、绿色建材等领域,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

    ■ 天津市成立精细化工和新材料产业(人才)联盟,作为学术技术交流、科技成果转化、政产学研用互融的对接平台,已集聚成员单位74家,其中包括优秀高校和科研院所25家,为培育发展精细化工和新材料产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在滨海新区的产业拼图中,石化产业份额最大、分量最重。作为新区规模最大的优势支柱产业,多年来,石化产业发展迅猛,产业“压舱石”地位日益凸显,目前已形成从原油开采加工到化工产品、化工新材料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并为区域提供轻纺上游原料,形成“油头—化身—轻纺尾”的一体化产业体系。

    石化产业发展底气十足

    天津市石化产业主要分布在滨海新区,南港、大港、临港三个区域的化工产值之和占全市化工产业(不含油气开采)总产值的比重超过九成。今年印发的《天津市石化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明确提出,着力打造以南港工业区为主战场,保税临港化工集中区、大港石化产业园区协同联动,三地原料互供、资源共享的一体化发展格局。

    新区石化产业未来看南港。南港工业区是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以建设世界一流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为目标实施建设,是未来天津市和滨海新区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承载地。南港围绕120万吨/年乙烯等龙头项目,发展下游精细化工产业。这里也是滨海新区重点打造的绿色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

    总投资超过300亿元的中国石化天津南港120万吨/年乙烯项目已建设完成超过95%。该项目的建设是天津打造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中国石化打造世界领先洁净能源化工公司的重大行动。天津石化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期间,中国石化将以南港120万吨/年乙烯项目及下游高端新材料产业集群项目为龙头,推动传统石化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作为我市未来石化产业发展的主要承载地,《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赋予南港工业区建设“世界一流石化产业基地”的定位。依托这一优势,中国石化将南港工业区作为北方最重要的石化基地,吸引中国石化天津LNG接收站、商储库、催化剂新材料生产基地、海上光伏、润滑油特种油脂和中沙石化聚碳酸酯等项目纷至沓来。

    南港工业区围绕特种烯烃衍生物、先进化工材料、高端精细及专用化学品、高端生产性服务业4大领域,聚焦碳二至碳五、高性能工程树脂及复合材料、电子信息材料、电子化学品等10个子链,到“十四五”末,将新增2—3家产值逾100亿元的龙头企业,形成一批产值超10亿元的骨干企业和产值超亿元的“专精特新”企业。

    石化产业布局持续优化

    《实施方案》明确提出,鼓励符合产业政策和导向的现有石化化工生产企业逐步搬迁进入南港工业区,提高产业聚集度,实现园区化、集约化发展。优化石化化工产业聚集区管理模式,按照产业上下游一体化发展思路,将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现有在津石化化工产业聚集区纳入南港工业区,实行规范化、一体化管理,实现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协调发展。

    近年来,滨海新区持续以链式思维构建产业链条,采用以龙头带链条、以链条找项目的模式,把关键产业链做成品牌、做出影响力,推出一系列在产业细分领域技术先进、生产稳定、影响广泛、不可替代的“精品链”。通过将石化产业与轻工纺织等产业深度绑定,打造完整产业链条,实现上下游企业有效衔接,提升资源利用效率。通过对原油等基础资源进行深加工,为区域航空航天、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能源新材料等其他优势产业提供合成材料、精细化工产品等产品。

    南港120吨/年乙烯项目的快速推进,挑动了下游企业的“神经”——与其比邻而居的总投资约51亿元的恒河碳五碳九综合利用新材料项目计划于2025年建成投产,届时,该项目将以南港120吨/年乙烯项目生产的碳五碳九为原料,生产以特种树脂为代表的多种新材料产品,广泛应用于橡胶轮胎、食品包装、塑料改性、防水卷材等多个领域。(下转第二版)(上接第一版)该项目也是南港进一步延伸拓展乙烯下游新材料产业链,强链补链,推动区域新材料产业精细化、高端化发展的鲜明例证,将为南港打造世界一流绿色化工新材料基地提供助力。

    到“十四五”末,南港工业区将拥有乙烯丙烯、润滑油、聚氨酯、新能源电池、清洁能源综合利用等多条产业链,形成几个百亿级大型企业以及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与此同时,还将围绕冷能、氢能、光伏、风电、绿色建材等领域,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通过不断补链延链,将石化产业向下游精细化工领域延伸,力争到2025年石化产业精细化率超过50%。同时,“十四五”期间,新区还将重点瞄准产业龙头企业,不断优化完善载体配套,量身定制项目促进方案,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力以赴提供优质服务,吸引更多优质项目落地,着力打造符合产业发展规律、资源综合承载能力强和产业链完善的绿色安全、现代高端石化产业,持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石化产业打造产学研体系

    《实施方案》提出,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依托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统筹我市石化科创资源,聚集科创要素,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依托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物质绿色创造与制造海河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布局一批共性技术研发中心、中试基地等公共服务平台,加快打造南港工业区科技创新中心,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构建协同创新体系。

    “双碳”背景下,推进石油石化行业低碳转型,离不开产学研协同创新。近年来,新区持续打造石油石化“双碳”服务平台,为行业低碳发展提供政策建议、标准支撑、人才服务、数据支持、低碳技术,促进石油石化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新区通过与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合作共建产学研一体化平台——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滨海石化产业研究院,打造“地方—大学—校友”共享共赢共荣新发展模式。同时,充分发挥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科技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等高等院校,中石油、中石化、渤化集团等领军企业,北化院、石科院、中海油研究院、中化学科研院等科研院所的人才技术优势,创新“创新联合体”“揭榜挂帅”产学研用协同攻关新范式,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应用示范,在高端聚烯烃、特种工程塑料、高性能功能膜材料等化工新材料以及电子化学品、生物质化学品、资源回收利用、节能低碳等领域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打破国外垄断,填补国内空白。

    此外,相关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社会团体发起组建“天津市石油石化产业科技创新联盟”,旨在最大程度优化配置创新资源,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石油石化科技创新体系,全面提升我市石油石化产业科技创新水平。该联盟搭建了企业信息互通、创新发展的合作平台,对汇集科技创新资源,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天津市成立精细化工和新材料产业(人才)联盟,作为学术技术交流、科技成果转化、政产学研用互融的对接平台,已集聚成员单位74家,其中包括优秀高校和科研院所25家,为培育发展精细化工和新材料产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据了解,未来,新区将瞄准先进化工新材料、高端精细化学品等领域,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checktaskdate=&unchecktaskdate=&titleformatstring=False_False_False_&thirdtitle=&Check_IsAdmin=True&Check_UserName=gxjadmin&Check_CheckDate=2023/10/30 9:49:57&Check_Reasons=
    全国各省市政府网站
    天津市各区政府网站
    滨海新区政府系统网站
    重点链接